​​​​​​​ ​​​​​​​ ​​​​​​​​​​​​​​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 ​​​​​​​

幼小衔接,筑梦成长 ——官渡区教研古镇片区第四次教研活动



为了树立正确的儿童发展观,遵循儿童身体、心智发展规律,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平稳过渡,为儿童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024年5月21日早上8:20,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语文教研员龚桥花老师及古镇片区的6所学校(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古镇一小、关一小教育集团关上实验学校云海校区、龙马小学、曙光小学珥季路校区)的副校长、教科室主任以及语文老师们齐聚于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进行官渡区片区教研古镇片区以“幼小衔接,筑梦成长”为主题的第四次教研活动。


在夏日的微风中,参会老师们一齐走进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幼儿园,参观并了解幼儿园孩子的学习生活特点。

图片5.jpg

    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教育意义重大,幼儿园是儿童第一个学习和社交的场所,而小学是儿童正式接受教育的地方。因此,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教育将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顺利过渡到小学教育。

    第二个议程由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幼儿园马丹老师和一年级王玲老师分别展示了一节教研课。

5—6岁是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在幼小衔接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语言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马丹老师执教的大班语言活动《哥哥种瓜》内容简单、朗朗上口、易于诵读。在逐层递进的语言游戏挑战中,马老师耐心地指导孩子们发音的准确性,让孩子们感受绕口令的特点。马老师还通过各种鼓励的评价语言,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孩子们对语言活动课的学习兴趣。

    7–8岁的儿童在注意力和逻辑思维方面都有明显提高。因此,王玲老师执教的《小壁虎借尾巴》以单元人文主题为切入点,以情景剧为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表现出了童话的趣味性。本节课还设计了让学生自主设问环节,让同学们在趣味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动物尾巴的特点。本节课以提高孩子的朗读能力为主,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勤于观察的习惯。

在分享交流阶段,各家学校代表发言老师都感受到了幼儿园给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安排丰富多彩,包括园区布置的具有特色的学习角,让幼儿园的孩子们真正的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两堂课的孩子们来 自不同的学段,两位老师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方法,课堂表现别具特色,结合幼小衔接教学要求,关注孩子们注意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素养。

图片15.jpg

 “幼小衔接”怎样过渡是关键,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环境里呈现了不同风格,教育方式不同,教给孩子的能力要求也不同,需要我们不断探索适合一年级小朋友的教学方法。

  图片16.jpg

     活动的最后由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语文教研员龚桥花老师进行总结点评。龚老师通过四个关键词:“观察、比较、勾联、发现”比较了两节趣味满满、活力满满、智慧满满、热情满满的课堂。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巧妙地运用到图片,在教学时利用图画提示引导学生复述故事。紧扣教材资源,落实课标要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有效课堂。两位老师都借助图画推测、阅读、复述,体现了教学环节的设计螺旋上升。我们教师要明确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龚老师希望语文老师们仔细研读课标,领会课标里面任务群的指导意义,根据任务群的指示完成单元备课。

图片17.jpg

幼小衔接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目标,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继续关注幼小衔接的问题,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同时也需认识到幼小衔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挑战和问题,如过度强调认知技能的培养、忽视幼儿心理健康等。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全面考虑幼儿发展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计划和策略,为幼儿提供全面的教育和支持。




阅读数:9930
文字:本站原创
图片:朱正矫、高敏和、唐方雪
编排:靳菲菲
一审:小学段
二审:雷琳
三审:崔汝坤、鲍学良
签发:王英 陈静琳
时间:2024-05-24

​​​​​​​

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投诉举报电话:0871-67217083
主办单位: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广福路3678号
Copyright© 2006-2018 ysdsjj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152号 滇ICP备11003239号 云教ICP备0808003
技术支持:学校信息中心         [ 网站管理 ]